1.管材表面出現波紋
原因:
1冷卻不充分
2密封圈尺寸不合適,形成震動現象。
解決方法:
增加定徑套進水量或增加口摸與定徑套之間的距離。檢查真空槽密封圈尺寸是否小,如果小,更換或適當降低第一節真空槽真空度,增加第二節真空槽真空度。
2.表面麻點(主要是內壁)
原因:
1原料中含有雜質
2口摸與芯摸間內壁清理不干凈
3局部溫度過高,導致老化。
解決方法:
1檢查原料
2清理干凈或過渡一段時間
3檢查溫度傳感器
3.表面凹坑
原因:
1原料潮、氣泡破裂
2定徑套水量不均 。
解決方法:
1原料烘干
2調整水量或更換定徑套
4.表面亮斑
原因:定徑套水量不足。
解決方法:增加定徑套水量或更換水量大的定徑套
5.內外壁軸向粗糙
原因:原料含水量過高。
解決方法:原料烘干處理
6.表面不光亮
原因:熔體溫度不合適或原料有問題
解決方法:調整熔體溫度或更換原料
7.外表面劃痕
原因:定徑套、支撐板或密封圈上附有沙石
解決方法:清理定徑套、支撐板或密封圈
8.外表面水線
原因:定徑套局部水眼堵塞,造成個別水眼水量過大。
解決方法:清理定徑套
9.內壁溝槽(多出現于壁厚管材)
原因:壁厚過厚,熔體難以冷卻,產生流動。
解決方法:試用中心冷卻系統,降低口摸和芯摸的溫度。
10.管材壁厚不均
原因:
1)口摸或芯摸螺栓松動、口摸間隙調整不合適。
2)口摸或芯摸溫度不均、導致料流不一致。
3)定徑套與口摸不對中、螺旋分流梭或篩網堵塞。
解決方法:
1)緊固螺栓或調整口摸間隙
2)檢查加熱圈和溫度傳感器
3)調節定徑套和口摸對中折分流梭或篩網。
11.斷裂伸長率低
原因:
1原料朔化不好
2取向增加,潔凈度增加
解決方法:
1調節工藝溫度,加強塑化效果
2增加口摸和定徑套的距離。
12.橢圓度大
原因:重力作用
解決方法:增加校正裝置